随着近几年家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亲子关系、亲子教育这个话题。
但对于什么才是好的亲子关系,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英国心理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
“足够好的母亲,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在生命早期,理想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被儿童需要时,她一定在,同样的,不再被儿童需要的时候,她就后退。让孩子逐步去适应,去独立。”
无独有偶,兴智教育品牌大使胡剑云在直播中提出了“想要修复亲子关系,可以遵循这4个原则”:
1、不用力简单解释就是养育孩子,不要“用力过猛”。
比如:孩子不爱喝鱼汤,你觉得下面哪种方法效果更好?
展开剩余77%-“你看,今天的鱼汤有点特别,你不是爱吃甜的吗?妈妈另外加了点糖进去,吃起来又香又鲜美,要不你也试试看?”
-“你要多吃鱼,这个有营养,这样后面长得高高壮壮的,吃完饭等会要喝两碗鱼汤哟,妈妈花了时间精心给你做的,不能不喝!”
大多数父母通常劝导孩子时会用第二种,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越来越讨厌父母“要求”做的那件事。
所谓“用力过猛”,其实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做你希望的事情,总是用“命令、惩罚”来要求孩子,你对ta的好,是带着目的的。
父母想要和孩子相处好,首先就是保持着“不用力”的态度。不要只短暂地看到这样做带来的好处,而是应该看到长远的未来。
2、不对抗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尽量减少跟孩子发生正面冲突。
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在这次冲突争执中,父母是赢了还是输了,你和孩子的关系都可能就此产生了裂痕。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亲子关系一旦开始有了矛盾和争执的点,教育孩子会变得更加棘手。
或许,你维护这段亲情花了数十年的时间,但可能这次冲突,足以让前面的努力付之东流。
看似是你赢了孩子,但又能怎么样呢?
你的孩子不再爱你、离你越来越远,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每当你想发脾气或者争执,请回想一下这段话。
3、不想象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透明度错觉的现象:几乎每个人在沟通时,既会高估自己对对方的揣测,也会高估对方接收信息的效果。
简而言之,我们会认为对方一定是这样想的,也会觉得我讲得够清楚了,对方一定可以明白,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
父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大部分时候,我们的想法都是“想当然”的,往往省略了询问孩子这个步骤。
因此,想和孩子的沟通变得顺畅、亲子关系越来越好,父母要用事实替代掉你对孩子想法的推测。
我们每个人都是经过反复的行为:被鼓励,被确认,慢慢找到想走的方向。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有耐心。
4、不绝望任何时刻,不要放弃你对孩子的教育,更不要放弃你的孩子。
经常在兴智直播间的评论区看到很多父母说:
“老师,我主动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但他什么也不说,我该怎么办?”
“我的文化程度太低了,教育不好孩子,我该放弃吗?”
教育孩子很难、教不好,该不该放弃呢?
会有这份顾虑的父母可能一直处在对孩子的高期望中,老是觉得孩子不够优秀,但殊不知,这些所谓“好与不好”都是你强加给孩子的。
或许你的孩子没有世俗眼光中那么好,但他肯定有一些闪闪发光的品质,请不要感到绝望,用心坚持支持他的成长。
“感子之所思,解子之所惑;悟子之所需,育子之所好;雏鹰展翅飞,高空逐梦想;和谐好家庭,父母之爱,滋润子女的心灵;父母之爱,熏陶子女的言行;父母之爱,改变子女的人生。”
这句话送给正在焦虑的你,父母作为家庭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需要时刻注意你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成为孩子榜样。
发布于:江西省广州证券公司配资一览表最新,配资头条网,深圳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