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意在为癌患提供疾病相关信息,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医疗类论坛、平台等),并不代表本机构态度,兼听则明,望您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了解。
节选自《深圳特区报》,郑 文 友 谈 癌-《对话录》,作者:吴启泰
癌,这可怕的疾病,是目前世界医疗上的重要难题之一,它与人类自身生命、健康紧紧连在一起。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病患者,包括千千万万普通人对此都异常关心。由于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南方日报》和香港《都市周刊》杂志上看到,有关全国人才交流中心顾问,前北京市燕山肿瘤联合医院业务院长,现南海中医肿瘤治疗所所长郑文友先生治疗癌症事迹的报道,引发我极大的兴趣,在半信半疑的困惑中,我到深圳市火车站前春风路68号江西经贸大厦三号楼202室内,对郑大夫进行了十分随便而又非常严肃的谈话和采访。并整理成文,有教于学者、专家。
问:郑大夫见到您很高兴。最近我陆续在《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您的报导。香港《都市周刊》连续两期登了您的照片和介绍文章,称您是起死回生的治癌神医……
郑大夫笑了,说:“我不是“神医’。作为有责任心的医生,我爱自身专业,愿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
问:您是怎样走上专治癌症的道路的?
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郑大夫心情沉重地回忆道:“1976年,我的老伴刘淑云患鳞癌,肿物长在鼻背上,经几家医院治疗无效,病情日渐加重,万般无奈,我想用中药试试,经过两个月的服药,她的鼻背肿物竟然消失了。去医院再次化验检查找不到癌细胞了。老伴的癌肿治好了,消息传出去,后来又遇到四个和我老伴患同样类型的癌患者,如姜贞善、高淑云等,经过服中药都治好了。我感到中药治癌有效。从此、我走上专治癌症的道路。”他略停了一会儿,说“这都是14年前的事啦!”
问:以您老伴的情况以及一些资料显示,经您治疗的癌症似乎都有显著疗效,能否请谈谈中医理论对癌的认识?
答:“中医讲法,西医讲方”。我们中医治病首先“法”很重要。正象走路一样,方向不对路是达不到目的地的。这涉及到一些中医根本性问题。更何况人们对此认识多少包涵着一些个人的特殊经验和特别感受,众说纷纭。因此,这个本来就难的问题就显得更难了。如果一定要我谈我只能谈谈就我个人长期临床治疗癌症的经验和对中医深奥理论的悟性请教于专家学者,作为抛砖引玉,使我与更多人得益于由此而来的批评指正。人,宇宙间万物之精华。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我们已知世界中)自然界最完美的集中体现。这个问题似乎很怪。但东方文化,尤其从中医学说角度,我深信,人是自然有机的一部分。作为人的“内字宙”必然和世界大字宙有着切切相关的内在联系。即“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从这个观点出发,决定了中医学病理及治疗的宏观角度,将人体局部疾病与整体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元论阴阳:象学说,经络学说,气律液品学,都是以这一整体观为主导思想辨证地来研究人体生藏学理,以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
问:把人体看成是个小小的字宙,对普通人来说是够玄的,您能否具体地说明一下。
答:如果要单纯地将人体与自然对应,未免肤浅。但为了满那些未涉足中医理论的广大读者,做一些浅肤的比喻也未尝不可作为人体小天地,命门真火”可比作太阳,元气如大气层,津液为雨露,细胞便是大地上绿茵茵的禾苗。这个人体天地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血液,津液在元气推动下,往来升降,循环不己。将肺部吸入的新鲜氧气和营养带往人体各个部位,滋养着这片天地。即所谓,“生气之源,呼接于天,吸接于地,日夜循环于人体五十周。”
如果人体这个小天地,天气不降,地气不升,或者津液循环等遇到障碍,加上外部世界冷暖湿燥的变化及其它意外刺激,人体运行规律受到干扰和破坏,疾病因此发生。这就是中医常说的阴阳平衡协调关系的破环,即所谓“阴阳失调,百病乃至”的道理。
问:听来真是很深奥啊!
答:其实不玄的。这正是中医理论宏观对待人体病变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肤浅地对应我前面的比喻,而不能以更高的悟性去理解人体--万物之灵的神形,气血阴阳等各种微妙的造化,中医学渊源流长于几千年之久仍立足于当今世界就无法解释了。
问:那么具体地说,癌病变是怎样发生的?
答:有关癌症成因不仅中西医各有不同解释,而且西医与中医两家内部也为此众说纷纭,各执一端,至今仍无定论。为什么有人得癌肿,有人却不得,这是个特殊矛盾。主要是。每个人的免疫能力(即人体小天地自我调节能力)决定的。如果)的免疫能力下降,比如人体气候长期处于阴雨连绵状态,元气弱,血、津液速度放慢,再加上外部刺激,如盛怒、忧郁、悲喜过度劳逸不适,跌打损伤等。本处于速缓寒凝中的气血便在其受阻部位渐渐凝聚成核,成为癌肿的胚胎。此后,随着寒气不断侵袭,气血运行受到阻滞,癌肿逐渐增殖扩大。如果人体元气不足,命门之火衰退的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人体这块病变区就会无限度扩张直到夺去人的生命。
问:你认为癌肿是寒痰所致,据我读过一些文章,有的医家认为热毒是癌瘤的主要成因。
答:百家争鸣嘛!我也算一家之说吧。我认为癌非毒、热所致乃气血寒凝形成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说,癌不姓毒,乃姓寒。与其说它是“痰瘤”,莫如说它是“寒瘤”,这个论点也许和很多医家之说相悖,但确是我长期诊断治疗过程中逐步领悟的。十多年前我替妻子治癌时,曾以毒攻毒,以毒性极强的药替她内服外敷,结果适得其反,我妻面部红肿发炎了,“炎者,炎盛之谓也。”以寒凉之剂治之,结果令病情急剧恶化。最后经过苦苦思索,我冒险采用“寒则热之”反其道而治之,才奇迹般地治愈了妻子的鼻癌。按理炎症用热药治等于“火上加油”,我违犯了常规治疗也是在走投无路时逼出来的。
问:这其中是否有偶然性?
答:当然,治愈三个、五个病例不足为佐。但此后我用同样的方法治好了许多癌症患者,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偶然。吉林省机械厂干部林正祚因患甲状腺癌,作了五次手术,在其病症中记载着癌肿形状“色灰白,质胶脆”,如同“凉粉状”。尽管癌肿瘤体扪之如石,但融化后内里原是一掬死水(林正祚癌肿融化后,在其妻协助下用时器抽出1000ml淡黄色液体,坚硬肿块立时消失)。因此,我认为肿主要因为水气寒凝所致。那坚硬的外表正是这些物质不断聚集的内压力所造成的(至少林正祚的病状如此)
问:是否所有癌症都是“寒”凝所致?
答:可以一言以蔽之,但具体情况又有区别。癌肿在人体究竞如何危害患者,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风”“水”“霜”“塞等。
“风害”。医书《东垣十书》上说:“元气之来也,徐而和细细如绵:邪气之来也,紧而强如巨川之水不可遏也。”癌患者多觉得有股冷气从病变处向上冲,所到之处,血管象吹气般扩胀,明显感到有股冷气,并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痛。当这股冷气由原路返回,扩张处温度立即变热,痛感也随之消失。这股冷气便是人体内邪气之风,尤其癌肿生在人体的脏腑中更为明显。正如后汉名医张仲景所说:“五积之中奔豚最为难治,奔豚由小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方止。”这位古名医所描述的奔豚症状与当今癌症晚期患者因冷气攻心,或上犯大脑死亡症状极为相似。
问:什么叫“水害”,“霜”,和“塞”害?
答:“水者,乃人体之津液也。”由于风害破环了气血循环正常规律,连锁出现大便不通,小便癃闭,水气四溢;身面浮肿,腹胀如鼓,最终导致肝脾肾功能的衰竭而死亡。
风水二害形成水气交加的寒流在人体内上、下奔突,其结果必然如同遭受霜打的禾苗那样,人体津液凝结,正常的细胞大量死亡,癌肿却不断增大,直至患者冷汗不」此,我认为亡阳。
至于“塞”害者,塞而不通也,不通则痛。癌患者晚期消化,呼吸,泌尿,经脉等皆不通,因此,引发的疼痛最令人痛苦,相信许多接触过患者的医家与病人家属对此感受最深。
我主张把人体作为一个辨证的,运转不息“内宇宙”来探讨,研究疾病的成因与诊治,尤其是我多年致力于研究癌症的病理,并试图以“人体气象”角度来解释这一远未被人类认识的,自身世界所而临的难题。
本文载于1990年4月25日《深圳特区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广州证券公司配资一览表最新,配资头条网,深圳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